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为安全计,在购物车下单后,付款可移步淘宝店#万古书店#,售后更保障!
图书分类
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
❤ 收藏

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

孙机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11
硬封精装
16开
-

孙机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3年11月

著者运用文献与实物互相对照、互相印证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车制、马饰、冠、服、化妆作了深入的研究。

158.00
¥158.00
¥158.00
¥158.00
重量:1.000KG
数量: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商品参数
  • 作者:孙机 著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11
  • 装帧:硬封精装
  • 开本:16开
  • 丛书:-
商品描述

孙机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3年11月

著者运用文献与实物互相对照、互相印证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车制、马饰、冠、服、化妆作了深入的研究。



版权信息


作者:孙机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版次:第1版

印次:2022年7月第7次

开本:1/16(787×1092mm)

装帧:精装

页数:489

定价:158.00

ISBN:9787532569458

丛书:



内容简介


1951年,孙机先生师从沈从文先生学习中国古代服饰史,曾协助整理中国古代铜镜。进入北京大学之后,长期在宿白先生的指导下研究汉唐时期的中国文物。他所撰写的《中国古舆服论丛》运用文献与实物互相对照、互相印证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车制、马饰、冠、服、化妆作了深入的研究。



作者介绍


孙机,1929年9月28日生于山东青岛,文物学家。1949年,孙机自尚未解放的青岛来到北京,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1949年11月分配到北京市总工会工作,任干事。1950年调北京市总工会宣传部文艺科工作,任北京业余艺术学校工人部副部长。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0年毕业后在北大历史系资料室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北大“五七干校”劳动。1979年调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工作。1983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1986年评为研究馆员。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51年,孙机开始从沈从文先生学习中国古代服饰史,曾协助沈先生整理中国古代铜镜。进入北京大学之后,长期在宿白先生的指导下用考古学的方法研究汉唐时期的中国文物。几十年来,孙机运用文献与实物互相对照、互相印证的方法,在古代舆服、科技史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他所撰写的《中国古舆服论丛》一书中,就通天冠、进贤冠等古代冠冕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中国服装史上若干重大的变革,如南北朝后期我国服装由单轨制变为双轨制,辽、金、元、清服制政策的区别等,均根据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做出了较透彻的分析;他所提出的中国古代车制发展的三个阶段说,为中国古车本土起源说提供了很有力的证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84年在威尼斯召开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学术讨论会上,英国科学技术家李约瑟先生对他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服饰博物馆曾聘他为设计委员,北京服装协会选举他为理事。他还应邀担任了我国第一座古车博物馆——山东淄博古车博物馆的整体设计工作。


孙机对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的研究投入不少力量,分别对农牧、纺织、计量、矿冶、交通、医药等文物加以整理分析,并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开设了“科技文物”专题课。他认为,历史如果仅仅描述政治、经济、兵制、赋役等,而不对当时的日常生活、文化背景有所阐发,则历史往往只是一个骨架,而显得不那么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因此他的《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一书,对考古发现的数量巨大、门类繁多的汉代文物,进行了总结性的全面清理。书中他将“汉代文物”改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就是旨在揭示这一文物的生产技术以及由此而反映出来的汉代社会文化现象。该书是一部份量很重,质量很高的汉代文物研究专著,受到中外学者的好评。



目录


上编

始皇陵2号铜车对车制研究的新启示

略论始皇陵1号铜车

中国古独辅马车的结构

中国古马车的三种系驾法

商周的“弓形器”

“木牛流马”对汉代鹿车的改进

唐代的马具与马饰

周代的组玉佩

深衣与楚服

洛阳金村出土银着衣人像族属考辨

进贤冠与武弁大冠

汉代军服上的徽识

说“金紫”

南北朝时期我国服制的变化

从幞头到头巾

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

中国古代的带具

霞帔坠子

明代的束发冠、(髟狄)髻与头面


下编

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稿

凡例

卷一 总序、车舆

卷二 冕服、朝服、公服

卷三 常服、其他

图片目录



节选







END

新书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