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原 著 / 商务印书馆 / 2002年8月
这是一部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撰写的、带有回忆录性质的散文与随笔文集。
版权信息
作者:陈原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2年8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32(787×1092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
页数:271
定价:13.00
ISBN:9787100033565
丛书:陈原文存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撰写的、带有回忆录性质的散文与随笔文集。作者是一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投身革命的老一代知识分子,曾亲身经历和目睹了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风风雨雨。二十世纪末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曾使西方媒体欣喜地欢呼:“隧道的尽头是光明!”然而巨变使得东欧与前苏联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迅速陷入了灾难的深渊。大跌眼镜之余,西方媒体不禁产生了“光明的尽头是隧道?”的疑惑。作者以此作为自己散文和散文集的标题正反映了老一代革命知识分子对历史巨变的困惑与反思。
作者介绍
陈原(1918-2004),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中国语言学家,编辑出版家,世界语专家。建国后,历任中国国际书店副经理、三联书店编辑室主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后任文化部出版局副局长,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顾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副主席,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理事长,世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学会(TAKIS)国际理事会副主席,国际科学院(AIS)最高评议会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著有《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辞书和信息》等。
目录
新版序
1 不是回忆录的回忆录
不是战争的战争
不是情书的情书
不是音乐的音乐
不是地理的地理
不是杂志的杂志
不是报纸的报纸
2 隧道的尽头是……
隧道的尽头是光明抑或光明的尽头是隧道
在欢乐歌声的背后悄悄地……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莫向资产阶级捡破烂!
在名古屋遇见的诗人
三十年代唐 · 吉诃德式的悲喜剧
3 黄昏人语
1 十五年(记《读书》)
2 五十年(关于罗曼 · 罗兰)
3 一百二十年(基佐的《法国文明史》)
4 4+2(时代的悲剧?)
5 息辩(关于陈寅恪)
6 简单化(关于邵荃麟及其他)
7 二十年(谭介甫的《曲赋新编》)
8 中毒(关于“老”“新”“三”)
9 小说与政治(一段轶事)
10 名家?哲人?(一套“选粹”)
11 理想世界(哲人的空想和社会模式)
12 《新年梦》(蔡元培的小说)
13 两种生产
14 哲人的梦
15 语言梦(记叶籁士)
16 秋来了(“复杂化”也不得)
17 《秋天里的春天》(记作者巴基和译者巴金)
18 文化断裂(商务印“刷”馆)
19 科学断层(由杨振宁博士的演讲想到的)
20 狗吃狗(秦大河的日记)
21 知己能吃么?
22 巴山夜雨
23 您可以走了
24 自作多情(关于列姆尼克的《列宁墓》)
25 “纪实文学”(再关于《列宁墓》)
26 谁失败了(关于詹明信的《世界新秩序》)
27 留下了鲜花
28 冬之旅(舒伯特的组歌)
29 一个人(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
30 米涅(他的《法国革命史》)
31 可惜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