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太山、李锦绣 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2017年11月
本辑为第三辑,收录的译文有:《七河地区发现的乌孙时期(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游牧人遗迹民族属性研究》、《在罗马帝国当医生》、《跋〈暾欲谷碑〉》、《东方视角下的11—12世纪巴尔干民族状况:叙利亚的米哈伊尔》等。
版权信息
作者:余太山、李锦绣 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16(640×960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
页数:276
定价:88.00
ISBN:9787100155663
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专门译介国外欧亚内陆史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目的是通过精通各类外语的专业译者的努力,为国内相关学者提供国际学术界在该领域所发表的重要文献和最新成果。
本辑为第三辑,收录的译文有:《七河地区发现的乌孙时期(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游牧人遗迹民族属性研究》、《在罗马帝国当医生》、《跋〈暾欲谷碑〉》、《东方视角下的11—12世纪巴尔干民族状况:叙利亚的米哈伊尔》等。
主编介绍
余太山,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此后就职历史所,1993年起为研究员,曾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专治古代中亚史、中外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李锦绣,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90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入北京图书馆敦煌资料中心工作。1994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为该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员。
目录
编者的话
七河地区发现的乌孙时期(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游牧人遗迹民族属性研究 / Ю. А. 扎德涅普洛弗斯基(Ю. А. Заднепровский)著 孙危 译
在罗马帝国当医生 / 丹•阿弗拉西维(Dan Aparaschivei)著 李鸣飞 译
跋《暾欲谷碑》——以汉文史料为中心的东突厥汗国史 / 夏德(F. Hirth)著 陈浩 译
东方视角下的11—12世纪巴尔干民族状况:叙利亚的米哈伊尔 / 维克多•斯宾内(Victor Spinei)著 孙昊、卢兆瑜 译
蒙元时期的赤曲驸马与西宁州弘吉剌人的起源 / 艾骛德(Christopher P. Atwood) 著 马晓林 译
朝鲜在地士族与明清绅士的比较研究 / 张东杓 著 吕海峰 译 李花子 校
节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