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楼 著 / 中华书局 / 2024年7月
本书以神策军为切入点,以宦官政治为主线,以神策军的创建及其演进、宦官集团与内廷皇位之争、宦官集团与外廷官僚政治、宦官集团与地方政局为四个逻辑层面,系统地阐释了中晚唐政治秩序的重建及其演进过程,探讨宦官政治对五代及宋初国家权力结构的重要影响。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黄楼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4年7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32(920×1250mm)
装帧:精装
字数(千字):641
页数:787
定价:158.00
ISBN:9787101166583
丛书:
|内容简介|
揭示神策军在中晚唐政治进程中的核心作用
中晚唐宦官跋扈的根源即在于宦官专典神策军
探究皇权政治变态形式之“宦官政治”
所谓“宦官政治”,乃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宦官集团之势力全面干预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甚至左右朝政,凌驾君主之上的一种畸形的政治格局。
在安史之乱的刺激下,经过一系列演变,宦官势力最终攫取了“天子亲兵”神策军的军权。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也直接促成了中晚唐宦官政治的出现。宦官集团凭借军权,立君弑君,政变屡起,波云诡谲;君主不甘受制于宦官,数次起用近幸之臣,谋诛宦官而不可得;当皇权不振之时,官僚集团也多依附宦官,或意图中兴,或朋比苟安,双方党争连绵不绝。
本书以神策军为切入点,以宦官政治为主线,以神策军的创建及其演进、宦官集团与内廷皇位之争、宦官集团与外廷官僚政治、宦官集团与地方政局为四个逻辑层面,系统地阐释了中晚唐政治秩序的重建及其演进过程,探讨宦官政治对五代及宋初国家权力结构的重要影响。
关于“中晚唐宦官政治”是皇权政治又一变态形式的论断,对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史学理论,既是思路上的借鉴,又是理论上的拓展,极大丰富了古代皇权政治的理论深度。——王小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中细腻的逻辑推理,扎实的史料考证,以及对中晚唐历史轨迹的理论探讨,充分体现了唐长孺先生优良的汉学理路。——王素(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作者介绍|
黄楼,男,汉族,安徽蒙城人,1980年12月生。1998—2009年就读于武汉大学,获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留校任教,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教授、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唐代政治史、中古石刻文献、敦煌吐鲁番文书。出版专著《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2008)、《碑志与唐代政治史论稿》(2017)、《神策军与中晚唐宦官政治》(2019),《吐鲁番出土官府帐簿文书研究》(2020)。先后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两项,参与“二十四史暨清史稿修订工程”之《北史》修订等重要科研项目。
|目录|
引 言
第一编 神策军的创建及其演进
第一章 肃代时期的“天子亲兵”及其破坏
第一节 射生军及其地位
第二节 神策军入屯禁中及其第一次外镇
第三节 唐德宗建中、兴元间“制将”之用于征伐
第二章 京城禁卫体系的重建
第一节 神策军的重建及其“六军化”
第二节 宦官集团与北门禁军
第三节 京城南衙诸军的演变
第三章 京西北神策诸城镇的形成
第一节 德宗“复府兵之议”与神策军外镇
第二节 神策诸城镇之分布
第三节 京西北神策诸城镇之构造
第四章 神策军与中晚唐政局
第一节 元和年间神策军之用于征讨
第二节 神策军的腐化及其崩溃
第三节 唐末神策军的重建与败亡
本编总论:神策军发展的轨迹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编 宦官集团与内廷皇位之争
第五章 德宪二朝皇位之争
第一节 贞元中太子之位的争夺
第二节 德宗弥留之际的斗争
第三节 王叔文革新及其失败
第六章 宪宗朝储位之争与宪宗之死
第一节 元和四年的立储问题
第二节 惠昭太子薨后的储位争夺
第三节 宪宗之死与皇储之争
第七章 穆敬文武四朝皇位的更迭
第一节 穆宗之死与敬宗朝皇位之动荡
第二节 文宗朝皇位之争
第三节 元和宦官的终结
第八章 武宣之际的宫廷政变
第一节 宦官仇氏家族与宣宗登基关系之推论
第二节 王才人暴薨之谜
第三节 郑太后在会昌末宫廷政变中的作用
第四节 关于李德裕之贬死问题
本编总论:宦官集团与宫廷政治
第三编 宦官集团与外廷政治
第九章 宪宗元和年间政治之变局
第一节 翰林学士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枢密使与枢密院
第三节 元和党争
第十章 牛李党争
第一节 关于牛李党争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牛李党争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宦官集团与牛李党争
第十一章 李训、郑注集团与甘露之变
第一节 李训、郑注集团的性质
第二节 甘露之变前李训、郑注的活动
第三节 甘露之变
第十二章 内外大臣共治天下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李德裕之相业
第二节 牛李党争的终结
第三节 内外大臣共治天下的形成
本编总论:中晚唐外廷政治之演进
第四编 宦官集团与地方政局
第十三章 宦官监军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唐前期的御史监军制及其崩溃
第二节 宦官充使边疆与宦官监军的起源
第三节 宦官监军的普遍化
第十四章 监军使及其组织结构
第一节 监军院组织结构
第二节 监军使的等级、迁转、俸禄
第三节 监军使职掌
第十五章 监军使与地方政局
第一节 贞元年间监军使与藩镇节帅的冲突
第二节 监军使与内廷宦官政治的联动
第三节 晚唐地方政局之一瞥
本编总论:宦官政治在地方政局的发展及其异化
总论:宦官政治与唐宋社会转型
附录一 中晚唐(肃宗至德元载后)宰相年表
附录二 唐代宦官两军中尉、枢密使、宣徽使年表
附录三 唐代宦官监军使表
附录四 唐代宦官诸司诸使表
附录五 唐代宦官家族世系表
附录六 唐代宦官官名题衔品阶对照表
附录七 唐代宦官封爵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