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编 / 文物出版社 / 2008年12月
《南京博物院集刊》10是南京博物院的学术平台,也是江苏省文博界的学术文化研究窗口,本集刊为连续出版的第10期。内容主要为南博一年一度的科学报告会议论文。论文以考古论述、考古发掘报告为主。还有古代史、近代史研究、文物研究、博物馆学、艺术史、古建、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论文和报告。
|版权信息|
编者:南京博物院 编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16(889×1194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
页数:184
定价:50.00
ISBN:9787501025510
丛书:
|内容简介|
《南京博物院集刊》10是南京博物院的学术平台,也是江苏省文博界的学术文化研究窗口,本集刊为连续出版的第10期。内容主要为南博一年一度的科学报告会议论文。论文以考古论述、考古发掘报告为主。还有古代史、近代史研究、文物研究、博物馆学、艺术史、古建、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论文和报告。
|编者介绍|
南京博物院
|目录|
文博论坛
博物馆要做和谐社会的促进者 / 龚良
考古探索
江苏句容放牛山旧石器遗址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年研究 / 房迎三 梁任又
彩陶纹饰——中国古代文明的前奏曲 / 周玫
关于黄河流域图腾的纪信与西传 / 徐建清
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玉器原料鉴定与产地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员雪梅 赵朝洪 王时麒
上海地区早期文明起源探究——以上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 / 张童心 高文虹
鸿山越墓的发现与越文化的再认识 / 张敏
江苏汉代诸侯王国考古发现及其历史价值(下) / 尤振尧
论洗砚池晋墓出土漆器的官工产品性质 / 张学锋
六朝陵墓和城市考古的一些思考 / 罗宗真
历史研究
丁文江的古史观——跋丁文江和安特生的两封通信 / 陈星灿
从贵族到四民之首——六朝与两宋士大夫的角色对比 / 韦正
略论古代中日漆器交流与工艺的相互影响 / 杨海涛
江阴葛氏家族墓志研究 / 翁雪花
从丝棉纺织业看清代前期江南的原始工业化 / 章义平
古文字研究
读□侯□簋铭文札记 / 邹厚本
祭祀之“专名”用于“通名”——战国楚卜筮祈简文中的“尝”祭 / 于成龙
书画论丛
傅抱石之石涛研究的考察 / 万新华
高其佩《水中八事图册》与指画艺术 / 范遵荣
同一故乡的三位画家及其不同艺术轨迹 / 钱青萍
文物研究
论商周车子结构中的伏兔和当兔 / 孙爱芹 马永强
清内府书用材初探 / 奚可桢
巧夺天工 美轮美奂——乾隆时期特种工艺瓷浅析 / 周竑
浅述木楼车篷式更钟 / 刘亦泽
博物馆实践与理论
和谐文化与博物馆 / 凌波
略论陈列展览中的互动项目 / 胡卫民
论如何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 / 李金兰
文物保护
文物胶片资料保存新技术——分子筛新材料的研究 / 奚三彩 杨毅 郑冬青 高士祥
泥范铸作青铜容器工艺起源 / 王金潮
淮阴高庄战国墓青铜器群的保护修复 / 田建花 李军
略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遗骸保护 / 郑冬青 杨毅 蒋凤瑞 高冰
青年论坛
马鞍小考 / 张淼宁
徐州汉墓出土玉器的特征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 张雪菲
古代坛庙建筑初探——兼谈中国礼制建筑考古 / 丁强 陆长玮
博物馆空调系统设计 / 张小坚
学海钩沉
“敦煌人”和敦煌石窟 / 刘进宝
文物市场
论绘画作品价值评价标准在市场交换中的特殊性 / 刘远修
试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物商店的经营和发展 / 周太祥
学术动态
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研究 / 房迎三
江阴祁头山遗址发掘资料的整理研究 / 十工
无锡鸿山越墓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 张敏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 / 万俐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