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喆 著 / 青岛出版社 / 2019年4月
作为儒家文化具代表性的物化象征,孔子庙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庙祀典研究 青岛出版社》从孔子庙奉祀、祭祀制度入手,详细梳理、介绍了历朝历代孔子庙奉祀、祭祀制度的发展演变,着重挖掘了制度折射出的中国礼乐文化、乐舞文化的发展历程,从政治内涵、文化意蕴等方面揭示了孔子庙祀典制度涵盖的理论价值。这对于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孔喆 著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16(700×1000mm)
装帧:精装
字数(千字):460
页数:435
定价:98.00
ISBN:9787555282730
丛书:
|内容简介|
作为儒家文化具代表性的物化象征,孔子庙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庙祀典研究 青岛出版社》从孔子庙奉祀、祭祀制度入手,详细梳理、介绍了历朝历代孔子庙奉祀、祭祀制度的发展演变,着重挖掘了制度折射出的中国礼乐文化、乐舞文化的发展历程,从政治内涵、文化意蕴等方面揭示了孔子庙祀典制度涵盖的理论价值。这对于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孔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研究馆员,2004年9月进入北京市文物局,先后就职于首都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主要研究方向为:孔子思想研究和孔庙制度研究。
|目录|
序言 / 孔祥林
前言
目录
第一编 孔子庙奉祀制度
第一章 奉祀人物
第一节 主祀
主祀历史
尊号
坐向
第二节 配享
配享历史
配享人物与尊号
配享位置
第三节 配祀
配祀历史
配祀尊号
配祀位置
第四节 从享
从享历史
从享称号
从享位置
第五节 从祀
从祀历史
从祀称号
从祀位置
第六节 崇圣祠奉祀人物
崇圣祠历史
主祀
配享
从祀
奉祀位置
第七节 附祀人物
名宦
乡贤
忠孝节义之士
第二章 奉祀方式
第一节 奉祀方式的演变
第二节 木主形制
第三节 文庙奉祀现状与问题
第三章 奉祀人物服饰
第一节 孔子像服饰
第二节 配享配祀人物像服饰
第三节 从享从祀人物像服饰
第四节 崇圣祠奉祀人物像服饰
第二编 孔子庙祭祀制度
第一章 祭祀历史
第一节 国学立庙前的祭祀
曲阜阙里孔子庙的祭祀
国立学校的祭祀
第二节 国立学校孔子庙祭祀
国立学校孔子庙的历史
国立学校孔子庙祭祀沿革
第二章 祭祀等级
第一节 唐以前祭祀等级
第二节 唐及以后的祭祀等级
第三章 祭祀名目
第一节 释奠
释奠礼的历史
释奠礼的类型
释奠主祭人
释奠仪注
释奠礼祝文
第二节 释菜
释菜礼历史
释菜礼仪注
释菜礼祝文
第三节 行香
行香历史
行香仪注
第四节 视学祭礼
视学祭礼的历史
诣(视)学祭祀仪注
第五节 帝王亲祭
帝王亲祭历史
帝王亲祭仪注
帝王亲祭祝文
第六节 国学告祭制度
告祭历史
告祭仪注
告祭告文
第七节 曲阜孔子庙告祭制度
告祭历史
告祭仪注
告祭种类与告文
第八节 遣官春秋释奠国学孔子庙
遣官春秋释奠历史
遣官春秋释奠礼仪
遣官春秋释奠祝文
第九节 遣官致祭曲阜孔子庙
遣官致祭种类
遣官致祭礼仪
遣官致祭祝文
第十节 献功
献功历史
献功仪注
献功告文
第十一节 幸鲁
幸鲁历史
幸鲁仪注
幸鲁祝文
第十二节 释褐
释褐历史
释褐仪注
释褐祝文
第十三节 崇圣祠祭祀
崇圣祠历史
释奠仪注
释奠祝文
第十四节 曲阜孔子庙祭祀
国家祭祀
释奠仪注
崇圣祠释奠仪注
家祭仪注
附录
时享
袷祭
第十五节 名宦祠与乡贤祠祭祀
祭祀历史
祭祀仪注
祭祀祝文
第四章 礼器与祭品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主祀礼器与祭品
释奠礼器与祭品
释菜礼器与祭品
第三节 配享礼器与祭品
释奠礼器与祭品
释菜礼器与祭品
第四节 配祀礼器与祭品
释奠礼器与祭品
释菜礼器与祭品
第五节 从享从祀礼器与祭品
释奠礼器与祭品
释菜礼器与祭品
第六节 崇圣祠礼器与祭品
释奠礼器与祭品
释菜礼器与祭品
第七节 名宦乡贤礼器与祭品
明代礼器与祭品
清代礼器与祭品
第八节 祭品制作
第五章 祭祀音乐
第一节 用乐历史
第二节 历代乐章
第三节 历代乐制
第六章 祭祀歌章
第一节 歌章历史
第二节 历代歌章
第七章 祭祀舞蹈
第一节 释奠舞蹈历史
第二节 舞蹈基本动作
第三节 历代舞谱
明代舞谱
清代舞谱
后记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