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占鹏,李广欣 著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2009年1月
本书以编辑学、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考察了有唐一代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状况,力图全面展现宫廷、士人乃至普罗大众在其中所取得的不同成就,以及相关实践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的客观影响。同时,本书还着意探讨了唐代的编辑出版思想,希冀通过反映古人关于文化建设的思考和研究,更好地以史为鉴。
|版权信息|
作者:肖占鹏,李广欣 著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16(787×1092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369
页数:393
定价:68.00
ISBN:9787310030118
丛书:
|内容简介|
★ 16开平装,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 唐代在中国古代编辑出版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段,具有独特个性与魅力,曾深刻影响古代中国乃至东亚的社会发展
★ 本书全面展现了宫廷、士人乃至普罗大众在其中所取得的不同成就,以及相关实践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的客观影响,还着意探讨了唐代的编辑出版思想
★ 资料丰富,颇具学术参考价值
公元7至10世纪初的唐王朝,在中国古代编辑出版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创造的时代,更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与魅力的时代。如果将其置于波澜壮阔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来加以审视,我们便会发现,唐代的编辑出版活动做为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乃至东亚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本书以编辑学、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考察了有唐一代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状况,力图全面展现宫廷、士人乃至普罗大众在其中所取得的不同成就,以及相关实践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的客观影响。同时,本书还着意探讨了唐代的编辑出版思想,希冀通过反映古人关于文化建设的思考和研究,更好地以史为鉴。
迄今,断代性的编辑出版史研究还为数不多,愿《唐代编辑出版史》的讨论能能够对学界有所裨益。
|作者介绍|
李广欣,1982年生,黑龙江省宁安人。200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师从肖占鹏先生。
肖占鹏,1963年生,河北迁西人。1979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3年考取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同年考取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博士研究生,1990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出版社编审,天津教育出版社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文学,著有《韩孟诗派研究》《沉潜集》《隋唐五代文艺理论汇编评注》(上下)《沈下贤集校注》《飞动的灵韵——唐代文学中的生命美学精神》等,曾在《文学遗产》《南开大学学报》《江海学刊》《文学与文化》等发表论文、译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唐代国家编辑出版管理制度
第一节 国家编辑出版机构
第二节 图书搜集与典藏体制
第三节 编辑出版管制制度
第四节 唐代政府编辑出版制度述评
第三章 唐代政治编辑活动(上)
第一节 经典校注
第二节 韵书、字书
第三节 史书编纂
第四章 唐代政府编辑活动(下)
第一节 律法与仪注
第二节 类书编纂
第三节 佛经传译
第四节 其他编纂活动
第五章 唐代士人的编辑出版多动
第一节 唐代士人编辑出版活动概述
第二节 刘知几及其史籍编辑思想
第三节 白居易的编辑活动与编辑思想
第四节 “唐人选唐诗”现象研究
第六章 唐代编辑活动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节 在继承中发展的唐代图书编辑事业
第二节 唐代图书编辑活动的创新——政书
第三节 最早的“会要”
第四节 古代新闻事业的萌芽
第七章 唐代出版事业的繁荣与创新
第一节 唐代的图书抄写活动
第二节 唐代图书形制的发展
第三节 雕版印刷术的产生
第八章 唐代图书传播
第一节 域内传播
第二节 域外交流
第三节 唐代图书传播评述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