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基博 著,傅宏星 主编,黄尚明、王玉德、李金凤 校订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6年7月
本书结合华师博物馆馆藏文物对我国历史上各时期的铜器、陶器、瓷器、书画进行论述, 纲举目张, 条理清晰 ; 注重纸面文献与传世文物的互相映证 ; 阐述不同时期之文物在风格形制方面的传承与影响, 洞流索源, 求其会通, 是钱基博晚年的一部重要的考古学著作。
|版权信息|
作者:钱基博 著,傅宏星 主编,黄尚明、王玉德、李金凤 校订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16(787×980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506
页数:503
定价:65.00
ISBN:9787562275299
丛书:钱基博集
|内容简介|
钱基博先生喜欢收藏文物,“昔以供国文教学之宝物示范,今移以应文物研究之启蒙”,因此甘当社会之“守藏史”。综其一生,他不仅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文物收藏家,而且也是一位造诣精深的文物学者,更是百年华师(甚至整个湖北地区)文博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驱。
本书是钱基博先生所写的一本通论文物的专著,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所论文物时代上自殷商,下至明清,就每一时代而言,内容均分三个部分,一为历史背景,二为本时代的典型文物,三为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所藏的该时期文物。钱先生既抓住了每个时代最重要的文物类别,阐明其典型特征,凸显了时代特色,又注意前后时代的继承与创新,真实再现了文化发展的复杂过程。钱先生的文笔优美,新见迭出,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本书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钱先生以硕学高文孚海内重望,其文章笔势雄健,意气凌云,典雅古劲,事理明融;其学熔裁经史,旁涉百家,堪为天下通儒。——傅道彬
如果不是因为《〈老子道德经〉解题及读法》一书以文言写作,今日重印也是有极大学习参考价值的。有些旧作会使人有“过时”之感,钱先生此书的内容,完全符合今人的需要,用今天的话说,它有原创性和前沿性。它言必有据,没有空话;它提出的问题,至今仍值得思考和研究,充分反映了钱基博先生的学养和见识。——熊铁基
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有些观点今人自然不必尽同,但其书却有优长之处,主要是特见独出而不被时论所摆布,掘发到了有定在性的历史文化精神。——刘梦溪
|作者介绍|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现代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历任私立上海圣约翰大学、国立北京清华大学、私立上海光华大学、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国立浙江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私立武昌华中大学等高校国文系教授,或兼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一九五三年後则继任华中师范学院(即今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寿终。钱先生在长逵五十余年的教书和洽学生涯中,博学精思,著作等身,平生尤以擅长章学诚文史校雠之学,诂经谭史,旁涉百家,自谓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子部鈎稽,亦多匡发。故而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均有专门论着,数量之众多,门类之齐全,学理之精深,文字之典雅,鲜与伦比。因此被钱仲联先生誉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真正全面精通经史的一代硕学通儒、文章巨擘。
|目录|
一、总说明
二、殷商时代
三、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
四、秦汉时代
五、魏晋南北朝时代
六、隋唐五代时代
七、宋元时代
八、明清时代
校订后记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