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威廉 · 韦恩 · 法里斯 著,刘俊池 译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18年12月
威廉·韦恩·法里斯,基于税籍与户籍、律令、其他原始资料以及新近获取的日本文献,首次系统而科学地阐释了日本早期人口状况,包括经济发展进程中疾病所起的作用。本著作对土地开垦、农业技术以及农村居民区的状况做了全面研究,并在修正后的人口与经济背景下,重新阐释了律令制的职能与性质。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美]威廉 · 韦恩 · 法里斯 著,刘俊池 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32(880×1230mm)
装帧:精装
字数(千字):200
页数:242
定价:38.00
ISBN:9787214215024
丛书:西方日本研究
|内容简介|
威廉·韦恩·法里斯,基于税籍与户籍、律令、其他原始资料以及新近获取的日本文献,首次系统而科学地阐释了日本早期人口状况,包括经济发展进程中疾病所起的作用。本著作对土地开垦、农业技术以及农村居民区的状况做了全面研究,并在修正后的人口与经济背景下,重新阐释了律令制的职能与性质。
法里斯的文本中附有数幅地图、五处地区的人口金字塔图以及部分税籍与户籍的原图及文字翻译,这些文献资料进一步阐明了日本在七、八、九世纪三百年间的人口与经济状况。
这些关于日本古典时代的人口和土地状况产阐述,对西方日本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势必会在关注近代人口的学者中引发广泛的兴趣。本书能以一种西方语言将此种史料演绎得如此有力,绝无先例。——《美国历史评论》
本书内容的时间跨度长达两个半世纪,在此期间,日本受到中国文明的影响;农民生活由生存模式向定居耕作方式演变,政权结构的基本形式逐渐形成,人口急剧增加,日本统治阶层也开始采用中国的人口普查模式。法里斯将现代人口的统计方法应用于这些残缺不全但却非常丰富的税籍与户籍资料中,对日本前工业化社会给出了引人入胜的阐释。——《生物统计学杂志》
|作者介绍|
威廉·韦恩·法里斯,美国历史学教授,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会员。1951年1月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东圣路易斯市,1973年毕业于美国迪堡大学,主要从事历史研究;1981年获哈佛大学日本历史学博士学位。1991—1992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1998年,任教于哈佛大学;2000年,任教于日本庆应大学;2004年至今,受聘成为美国夏威夷大学传统日本文化与历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译者|
刘俊池,吉林辽源人,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英美文学硕士,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修西方文论、英美文学。参与张锐翻译《悲观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审校工作;与张锐合译英文专著《日本劳资关系的演变:重工业篇,1853-1955》(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目录|
总序
表格
地图
图表
诏书年表
致谢
编辑要目
绪论
公元645年之前的人口与农业
律令制国家的建立
第 1 章 8 世纪初的出生率、 死亡率以及平均寿命
东亚史记载过的人口登记
律令下的人口普查
人口数据选例
数据质量评估
数据调整
稳定人口分析法的应用
日本早期的出生率、死亡率以及平均寿命
第 2 章 人口趋势与传染病
证据性质
疾病暴发与初期破坏
传染病高峰期
官方医疗对策与疾病识别
大瘟疫期间的死亡率
律令时代的其他传染病
第 3 章 土地开垦
律令下的土地开垦
后续法规
土地开垦的早期实例
早期庄园
平安时代中早期的土地开垦
第 4 章 土地利用和农业技术
人工灌溉的水稻农业
自然灌溉的水稻农业
旱地
刀耕火种的农业
早期景观
土地利用与土地所有制
第 5 章 农村居民区
律令下的迁移
官方执行律令的举措
迁移者与迁移动机
农村居民区布局
居民区布局与地方行政机构
结语
附录
注释中的缩略词
参考文献
术语表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