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孟武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9年1月
本书起草于1935年,完成于1965年,实际写作共花费22年。为成此书,萨先生遍览群书,正史以外,通鉴、奏议、书信等各种史料,多有参考。亦不惜斥资购入数套二十五史以备查核、编辑之用,其准备工作不可不谓详尽,故自成书以来,已成为研习中国历朝政治的重要参考书籍。在三民书局也是一版再版,从1975年至今已出6版。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萨孟武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16(720×1020mm)
装帧:精装
字数(千字):438
页数:471
定价:89.00
ISBN:9787108062611
丛书:萨孟武作品系列
|内容简介|
民国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萨孟武先生二十二年心力之巨著
与钱穆《国史大纲》同为台湾大学“中国通史”课最通行之教本
由台湾三民书局出版四十年来版行不断
萨孟武所著《中国社会政治史》全书共四卷,本书为第三卷。全书纵论中国各朝之兴亡得失,除考据政治制度外,更引用社会、经济、思想等各层面的相关资料,以评析这些层面的变动如何与政治制度相互影响,终甚至成为朝代更迭的因素。
决定历史演进的条件,往往是交互影响的,其中明显的莫过于政治与社会两方面。书中除了详述宫中、府中权力的转移、倾轧外,也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介绍币制、税赋、力役等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及其如何冲击历史的演进。另外,其不同于其他社会史或政治史之处就在于,揭示了社会科学与历史的密切关系。其着力阐明历史发展过程之因果关系,剖析了各类社会情况,如民风、士气、经济、国防、户口之多寡、土地之分配及生产力、各种阶层之分立,以及政治制度等等,对于政治现象有何影响。
便利学者的是,书中于每个朝代必以表格方式详述其中央、地方官制与文官制度,且剖析该制度之优劣。
本书起草于1935年,完成于1965年,实际写作共花费22年。为成此书,萨先生遍览群书,正史以外,通鉴、奏议、书信等各种史料,多有参考。亦不惜斥资购入数套二十五史以备查核、编辑之用,其准备工作不可不谓详尽,故自成书以来,已成为研习中国历朝政治的重要参考书籍。在三民书局也是一版再版,从1975年至今已出6版。
本书是现代政治学界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扛鼎之作,代表了民国学人在该领域的学术水平,长期均为相关研究的基本入门书或重要参考书。其要旨则在政治与社会的互动,以见历代兴衰存亡之剖面与线索。其特点:一是从政治学角度观察中国古代历史,凸显了各时期的治理体系、效能、基础和得失;二是以社会科学方法解析政治史,致力于揭示经济、民族、社会、文化诸事态的政治意义和影响;三是以治乱兴衰为纲梳理诸政治现象和制度,力图打通古今,融贯中外,堪称一部民国版的“资治通鉴”。——楼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萨孟武先生的《中国社会政治史》一书乃经长时撰写及不断增修而成,其意欲结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将中国传统政治的本质以借事论理之法呈现。该书富于史料与评述,条目分明,统计列表甚多,载记详细,注释得用,颇有综合古史而结论世道之志。——王世宗(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萨孟武作品系列:
《中国社会政治史 · 先秦秦汉卷》
《中国社会政治史 · 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中国社会政治史 · 隋唐五代卷》
《中国社会政治史 · 宋元明卷》
《儒家政论衍义》
|作者介绍|
萨孟武(1897-1984),名本炎,孟武为其字,福建福州人,著名政治学家。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法学士,回国后历任上海各大学教授。1927年,任国民党总政治部宣传处编辑科科长。1928年,任中央政治学校教官兼编辑部主任。1930年,任中央政治学校普通行政系教授。越一年,兼任系主任,另兼陆军大学教官、中央学校教授。抗战军兴,随政校上庐山,抵芷江,入重庆。国民参政会成立,遴选为参政员。抗战胜利后,历任中山大学、台湾大学法学院教授兼院长。政校复校,兼任政治系研究所教授,并曾任立法委员。
著有《政治学》《西洋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新国家论》《中国宪法新论》《〈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水浒传〉与中国古代社会》《孟武自选文集》等著作。
|目录|
出版说明
简体版序 / 高明士
增订新版自序
序 / 谢定国
第一章 隋
第一节 统一国家的再生
第二节 南方世族的没落及北方世族之政治地位
第三节 社会经济的破坏及隋之灭亡
第四节 隋的政治制度
附录 隋建元表
第二章 唐
第一节 国家的统一
第二节 世族势力的逐渐消灭
第三节 民族的发展
第四节 制度废弛与藩镇之乱
第五节 宫廷棼乱与宦官之祸
第六节 文官制度的败坏与朋党之争
第七节 军备废弛与外敌之患
第八节 民穷财匮与唐之灭亡
第九节 唐的政治制度
附录 唐建元表
第三章 五代
第一节 政局的纷乱与军阀的割据
第二节 民族意识的消沉与契丹之祸
第三节 周世宗的革新与中国统一的曙光
第四节 五代的政治制度
附录 五代建元表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