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沈丁、卢岩、王文亮 编著 / 中华书局 / 2008年11月
学术研究当以目录为先,金文研究也不例外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刘雨、沈丁、卢岩、王文亮 编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16(787×1092mm)
装帧:精装
字数(千字):
页数:1727
定价:280.00
ISBN:9787101032161
丛书:
|内容简介|
我国是世界青铜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我国青铜文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青铜器上大量铸刻铭文(通称“金文”),到目前为止,已知先秦有铭文的青铜器有一万余件,无铭文的青铜器大概十倍于这个数字。
学术研究当以目录为先,金文研究也不例外,王国维治金文,先作《宋代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两表作于1914年5月和8月,后皆收入《王忠殷公遗书》)。在《宋表.序言》中,他为《著录表》所定原则是“器以类聚,名从主人”,“惟《博古》所图钱镜,《啸堂》所集古印”不取。这些原则规定了《著录表》的排列次序、有铭铜器的定名办法以及收器的范围。《国朝表》的《略例》云:“此表所据诸家之书,以摹原器拓本者为限,其仅录释文或虽摹原文而变其行款大小者,皆不采录”,“其伪器及疑似之器则别附于后”,进一步规定了收器取舍的原则。《国朝表》收器4295件,除去汉以后器726件和伪及疑伪之器402件,实得先秦有铭青铜器3167件。王氏的两《表》为金文着录表创通了体例,积累了基础数据,得到研读金文诸学者的认可,郭沫若在《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序》中说:“处理数据之方法,则以得力于王国维氏之著书者为最多;其《金文著录表》与《说文谐声谱》二书,余于述作时实未尝须臾离也。”
|作者介绍|
刘雨(1938年10月26日-2020年2月26日),男,字忠诚,生于吉林省集安市,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著名古文字学家、青铜器研究专家。1950年到北京,1958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当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至1963年毕业,同年考入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师从容庚、商承祚两位先生读研究生。文革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从事研究工作,1997年奉调故宫博物院,任古器物部主任。2001年退休。被故宫返聘为研究馆员、院学术委员、院刊编委。
沈丁
卢岩
王文亮
|目录|
前言
凡例
商周金文总着录表
一、钟铸
二、铙
三、铎
四、铃
五、句(金羽隹)、钲铖
六、鼓座
七、鬲
八、(鬳瓦)
九、匕
十、鼎
十一、簋
十二、盨
十三、簠
十四、敦
十五、豆
十六、卣
十七、尊
十八、觯
十九、觚
二十、爵、角
二十一、斝
二十二、兕觥
二十三、盉
二十四、壶
二十五、罍
二十六、方彝
二十七、勺
二十八、瓿
二十九、瓿
三十、(缶霝)
三十一、瓶
三十二、罐
三十三、缶
三十四、盘
三十五、匜
三十六、鉴
三十七、盂、盏盂
三十八、盆
三十九、量器
四十、衡器
四十一、杂器
四十二、类别不明之器
四十三、戈戟
四十四、矛
四十五、剑、铍
四十六、杂兵
四十七、车马器
四十八、符节
本书引用书刊及简称表
《殷周金文集成》校记
后记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