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丽 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6年8月
张秀丽编著的《民国北京婢女问题研究》以民国时期的北京为时空范围,从城市化的视角切人,以北京市档案馆档案为主要依据,详尽剖析北京的婢女构成、婢女买卖、婢女的日常生活、婢女的情感与婚姻、政府禁婢法令、婢女救助与安置、婢女解放运动等问题,展现了民国时期北京婢女问题的复杂面相,探讨了社会转型和城市剧烈变动对婢女褪去传统色彩、向现代转型的影响。
|版权信息|
作者:张秀丽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16(787×1092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400
页数:407
定价:65.00
ISBN:9787303209446
丛书:民国北京史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民国北京史研究丛书》为中国人民大学重大科研项目之一。民国史与城市史研究都是当下历史研究的热门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张秀丽编著的《民国北京婢女问题研究》以1912-1937年的北京为时空范围,通过论述北京的婢女构成、婢女买卖、婢女的日常生活、婢女的情感与婚姻、政府禁婢法令、婢女救助与安置、婢女解放运动等问题,全面展现了民国时期北京婢女问题的复杂面相,探讨了社会转型和城市剧烈变动对婢女褪去传统色彩、向现代转型的影响。
选题上,由于近代婢女问题的研究并未形成气候,因此本书选取目前研究极为薄弱的婢女作为研究对象。 在资料上,本书主要利用北京市档案馆所藏民国档案史料和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报纸资料,许多资料都是首次被发掘和使用。 内容上,学界对婢女问题的研究,仅有的几篇成果多关注其受苦受难而对其实施救济的方面,对其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尚无专门研究。
本研究在掌握和运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首次对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婢女问题进行长时段的系统考察。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分析,力图揭示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婢女的真实生活,努力去探究传统与现代相互激荡的转型社会对婢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她们是如何寻找自我的,并试图探讨婢女身份、地位的变化及“官方”在这种变化中的作用。
自宣统无年颁行禁革买卖人口条例,而现行新刑律关于奴婢身分之各条文沿自明清律者亦已完全削去,主奴名义,绝对为法律所不容许,在立法事业上不能不谓为一种进步。——梁启超
|作者介绍|
张秀丽,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史学月刊》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
|目录|
序 / 黄兴涛、郭双林
绪论
第一章 清末婢女法律制度的废除
第一节 蓄婢习俗与婢女源流
第二节 清末禁止人口买卖与婢女法律制度的废除
第二章 北京的婢女构成
第一节 蓄婢家庭构成
第二节 婢女群体构成
第三节 婢女数量的时空分析
第三章 北京的婢女买卖
第一节 婢女买卖的参与者
第二节 买卖形式与主人“权利”
第三节 卖女家庭行为分析
第四章 婢女的日常生活
第一节 婢女的日常劳作
第二节 婢女的生活状态
第三节 婢女的生活关系
第五章 婢女的情感与婚姻
第一节 情感与婚姻诉求
第二节 “官媒”:婢女婚配的一种方式
第三节 婢女婚姻状况
第六章 婢女、家主的矛盾与冲突
第一节 矛盾与冲突的社会化
第二节 相互“指控”
第三节 婢女的苦难遭遇
第四节 婢女“偷盗”问题
第七章 政府禁婢的相关法令
第一节 禁婢的法律法令
第二节 禁婢办法的实施及其成效
第三节 禁婢办法面临的困境
第八章 婢女救助与安置
第一节 政府对婢女的救助
第二节 政府安置机构
第三节 社会团体对婢女的救助
第九章 婢女解放运动
第一节 家庭改良与婢女问题
第二节 社会改革与婢女问题
第三节 时代与婢女解放
结语
附录一 相关图表资料来源
附录二 有关婢女的诗歌
附录三 政府安置下的婢女婚配一览表
附录四 婢女登记表
参考文献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