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为安全计,在购物车下单后,付款可移步淘宝店#万古书店#,售后更保障!
图书分类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库存书
❤ 收藏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库存书

唐嘉 著
巴蜀书社
2011-11
平装
儒道释博士论文
32开

唐嘉 著  /  巴蜀书社  /  2011年11月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在综合考察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围绕东晋宋齐梁陈时期比丘尼僧团建设状况、比丘尼受戒与修行特点、比丘尼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文本与女性信仰的关系展开研究,全面呈现中国早期比丘尼僧团的发展脉络,确立其在比丘尼史与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重要意义。

33.00
¥19.50
¥19.50
¥19.50
重量:1.000KG
数量: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商品参数
  • 作者:唐嘉 著
  • 出版社: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2011-11
  • 装帧:平装
  • 丛书:儒道释博士论文
  • 开本:32开
商品描述

唐嘉 著  /  巴蜀书社  /  2011年11月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在综合考察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围绕东晋宋齐梁陈时期比丘尼僧团建设状况、比丘尼受戒与修行特点、比丘尼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文本与女性信仰的关系展开研究,全面呈现中国早期比丘尼僧团的发展脉络,确立其在比丘尼史与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重要意义。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唐嘉 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32(203×140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310

页数:403

定价:33.00

ISBN:9787807529064

丛书: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内容简介


唐嘉编著的《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以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为基础展开,试图展示并说明特定社会及文化语境对宗教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创立的*初阶段,通过佛经的翻译及中国僧人对佛教义理的解释体系,从教义上完成了佛教中国化最主要的方面。这一时期,得力于中外僧人的共同努力,也得力于佛教信众的虔诚信仰,中国佛教僧团得以合法化,佛教也因此社会化。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最终为中国主流社会所接纳,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磨合是分不开的。佛教的这一成功转型在隋唐时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在综合考察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围绕东晋宋齐梁陈时期比丘尼僧团建设状况、比丘尼受戒与修行特点、比丘尼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文本与女性信仰的关系展开研究,全面呈现中国早期比丘尼僧团的发展脉络,确立其在比丘尼史与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重要意义。



作者介绍


唐嘉,女,贵州贵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佛经语言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魏晋南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已在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序  / 温金玉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文献分类及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类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东晋宋齐梁陈社会文化的情境与语境

  第一节  灾难频发与佛教发展

    一  天灾与战乱促进佛教发展

    二  借助宗教力量应对灾难

  第二节  文化调适

    一  儒家文化衰落

    二  谶纬方术盛行与佛教早期发展

    三  儒释道文化调适

  第三节  东晋宋齐梁陈女性地位对比丘尼发展的影响

    一  从倡导孝道下母亲地位的提升反观女性困境

    二  女巫与比丘尼现象

    三  女性社会地位变化与中国比丘尼的发展

  第四节  各时期佛教政策的特点与比丘尼僧团发展

    一  确立佛教合法地位——东晋时期

    二  佛教自由传播及其弊端显现——刘宋时期

    三  佛教限制运动展开——南齐时期

    四  “皇帝菩萨”倡导佛教——黄梁时期

    五  提倡佛教与整顿教风并行——南陈时期

第三章  寺院与僧团基本情况统计

  第一节  尼寺基本情况统计

    一  东晋新建尼寺统计

    二  刘宋新建尼寺统计

    三  南齐新建尼寺统计

    四  萧梁新建尼寺统计

    五  陈朝新建尼寺统计

    六  北朝尼寺统计

  第二节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统计

    一  东晋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二  刘宋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三  南齐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四  萧梁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五  南陈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六  北朝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

    七  各时期比丘尼特点与南北差异

  第三节  比丘尼管理者与寺院经济来源

    一  比丘尼管理职位

    二  寺院经济来源

第四章  比丘尼受戒考

  第一节  部派律藏概说

    一  制戒缘起

    二  戒律的沿革与流变

    三  隋前译集比丘尼戒律系统

  第二节  比丘尼戒本主要内容比较

    一  波罗夷

    二  僧伽婆尸沙

    三  尼萨耆波逸提

    四  波夜提

    五  波罗提提舍尼

    六  众学法

    七  灭净法

  第三节  比丘尼受戒群体考察

    一  建康地区

    二  吴郡、会稽地区

    三  江陵地区

    四  彭城、广陵地区

    五  其他地区

第五章  比丘尼修行

  第一节  传译经典与女性修行

    一  东汉两晋南北朝传译以女性为主体的经典统计

    二  经典与女性信仰的关系

  第二节  比丘尼修行群体考察

    一  建康地区

    二  吴郡、会稽地区

    三  江陵地区

    四  彭城、广陵地区

    五  其他地区

  第三节  以《法华经》为中心的信仰

    一  《法华经》与各菩萨信仰

    二  《法华经》对塔的重视

    三  《法华经》与比丘尼修行

  第四节  习禅与持律

    一  禅法传承

    二  比丘尼习禅特点

第六章  佛教的终极追求

  第一节  净土信仰

    一  弥勒净土

    二  弥陀净土

  第二节  宗教殉道者——东晋宋齐梁陈僧尼焚身现象考察

    一  比丘尼焚身现象

    二  比丘僧焚身现象

    三  僧尼焚身原因探析

    四  禁杀与殉道的调适

第七章  专案研究

  第一节  中国比丘尼合法性的确立——尼净捡受戒考

    一  “十戒”与“比丘尼五百戒”

    二  受戒的合法性考察

    三  净捡何以是中国第一个比丘尼

  第二节  东晋比丘尼与士族的交往——以简静寺支妙音为例

    一  支妙音与士族

    二  支妙音参与的东晋党争

    三  东晋女性地位提升的反映

  第三节  中国比丘尼重受戒考——以景福寺为中心

    一  比丘尼重受戒

    二  狮子国比丘尼为中国比丘尼重授戒因缘考

    三  南林寺二部重受戒的影响

  第四节  略论禅林寺净秀尼

    一  净秀尼生平

    二  出家及受戒

    三  持律与往生

  第五节  “八敬法”再检视

    一  “八敬法”的主要内容

    二  “八敬法”形成原因探讨

    三  “八敬法”存在的可行性

  第六节  佛教“转女成男”性别意识分析

    一  律典中“转女成男”的生理性别转换

    二  大乘佛教“转女成男”的超越性别意识——以《佛说转女身经》为例

  第七节  《弥勒为女身经》与女性佛教信仰

    一  历代目录所见《弥勒为女身经》

    二  《弥勒为女身经》现存入藏经文

    三  早期翻译经典中弥勒与女性的关系

结语

附录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END

新书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