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为安全计,在购物车下单后,付款可移步淘宝店#万古书店#,售后更保障!
图书分类
思考考古(陈胜前著作)库存书
❤ 收藏

思考考古(陈胜前著作)库存书

陈胜前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2
平装
32开
-

陈胜前 著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2018年2月

《思考考古》即是写给有同样思考精神的人,是对考古学本身的进阶探索与反思。作者由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遇见的问题得到启示,探讨了考古学的意义、考古学探索的对象、考古的作用、考古学理论、中国考古学的断裂与发展现状等热门问题。并以辽中京、大山前、白音长汗等耳熟能详的考古遗址作为案例,进一步阐释了考古学如何“透物见人”。

39.00
¥23.00
¥23.00
¥23.00
重量:1.000KG
数量: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商品参数
  • 作者:陈胜前 著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2018-2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丛书:-
商品描述

陈胜前 著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2018年2月

《思考考古》即是写给有同样思考精神的人,是对考古学本身的进阶探索与反思。作者由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遇见的问题得到启示,探讨了考古学的意义、考古学探索的对象、考古的作用、考古学理论、中国考古学的断裂与发展现状等热门问题。并以辽中京、大山前、白音长汗等耳熟能详的考古遗址作为案例,进一步阐释了考古学如何“透物见人”。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陈胜前 著

出版社: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8年2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32(889×1168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305

页数:363

定价:39.00

ISBN:9787108059956

丛书:



内容简介


考古学探索什么?考古学科学吗?如何理解考古学的“人文转向“?考古学如何“透物见人”?……这些问题涉及考古学最基础的内容,还涉及我们的认识论,即我们如何 看过去,如何看过去遗留下来的物——考古材料。


《思考考古》即是写给有同样思考精神的人,是对考古学本身的进阶探索与反思。作者由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遇见的问题得到启示,探讨了考古学的意义、考古学探索的对象、考古的作用、考古学理论、中国考古学的断裂与发展现状等热门问题。并以辽中京、大山前、白音长汗等耳熟能详的考古遗址作为案例,进一步阐释了考古学如何“透物见人”。


叔本华曾说,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考,才真正具有真理与生命。考古学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说考古学的梦想,就是透物见人,通过研究古代遗留下来的实物材料去了解已经远去的时代,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社会、文化等。

发展理论研究是降低研究成本的好策略,为此你需要的是读书,也许还需要电脑,当然你还需要一个舒适的沙发,躺在上面好好思考。我相信,美好的人生是积极的人生,有趣的研究一定是积极的研究。——陈胜前



作者介绍


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赴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攻读博士,师从美国考古学协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弗雷德·温道夫(Fred Welldorf)与“新考古学”开创者路易斯·宾福德(Lewis R.Binford),2004年获哲学博士。现主要从事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思想史、农业起源、石器分析、遗址过程动态解读、史前艺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目录


自 序

一  考古学的本体之思

  考古学的形而上学

  唯物与唯心的考古学

  春天来了,我的奶酪被挤瘪了——思考历史研究的逻辑

  考古学观念的评估

  文化的迷雾

  辽中京访古:思考考古学的观看之道

  嘎牙子是什么鱼——我们是怎么认识世界的

  所见与所思

  考古材料的性质

  考古学探索什么?

  考古学本体的再思考

二  意义的追问

  意义的起源

  考古学的意义

  过去的力量

  再思考古学研究的意义

  考古学是否是屠龙术——考古学存在的基础

  考古的作用

三  考古学的身份

  考古与盗墓

  有一门学科叫考古学吗?

  考古种种

  考古学的格调

  作为心理学的考古学

  独具只眼的考古学

  考古学科学吗?

  考古学的真实性

  考古学家的社会角色

四  理解当代考古学的发展

  考古学发展的两条道路

  西方考古学的精华

  西方考古学的高峰

  考古学概念的构建

  新考古学是否是模式论

  《舌尖上的中国》——后过程的美食考古

  作为文化的考古学

  理解考古学的“人文转向”

  女性与考古学

  身份考古

  抢盐、理性与惯习

  身体考古

  风水与考古

  大山前遗址——思考景观

五  反思中国考古学的研究

  中国考古学的特点

  理解中国考古学的钥匙

  反思当前的考古学研究实践

  问题在哪里

  为什么说仅仅从考古材料出发是不够的?

  考古材料特征的意义

  审视中国考古学理论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考古学

  断裂的中国考古学

  文化历史考古的僵局

  积极的研究

  症 结

  中国考古学的体系

  思考中西考古学的差距

  历史考古的范式

  中国考古学研究的转型

六  理论的视角

  为什么需要考古学理论

  考古学的理论研究

  研究的视角——考古学的观看之道

  考古解释的基础

  考古学理论是什么

  考·古·学·理·论

  考古学何以可能

  考古学文化与考古学中的文化

  思考风格

  研究策略

  考古学研究的评估

  考古学思想史的方法

七  考古学的方法

  科学方法

  考古学与科学

  多学科的方法

  实验考古

  为什么考古学需要统计学

  考古推理——考古研究的本质

  拼合过去

八  思考一个地区:重返白音长汗——考古学“透物见人”的构想

  引子:往事如烟

  考古分类学的意义

  废弃过程

  一把石刀的故事

  辽西史前农业技术

  景观考古

  认知考古学:从技术过程到思维世界

  辽西史前农业社会的文化体系

九  思考一个考古学的分支:旧石器考古学

  中国旧石器考古之现状

  当前中国旧石器考古的研究课题

  四条腿的中国旧石器考古

  国内石器微痕分析的问题

  旧石器考古调查

  反思中国旧石器考古

  回到史前一万年

十  思考一个考古学问题:农业起源

  农业起源与农业的不起源

  流动采食、食物生产与市场经济

  读《石器时代的经济学》

  结构的更替——再思农业起源

  农业起源的社会结构制约

  人口压力的作用机制

十一  考古学的未来:中国与世界

  考古学的未来

  后现代战争与后现代的考古学

  后现代之中国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的范式革命

  美国人害怕的中国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的未来

  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



节选









END

新书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