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为安全计,在购物车下单后,付款可移步淘宝店#万古书店#,售后更保障!
图书分类
西藏边防军纪事(库存书)
❤ 收藏

西藏边防军纪事(库存书)

刘洪光 著
现代出版社
2017-4
平装
16开

刘洪光 著  /  现代出版社  /  2017年4月

本书作者以一个老兵的亲身经历,为读者揭开了西藏边防军战士的戎边传奇。 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而作者当年所在的部队防守的扎东则是“屋脊的屋脊”。部队驻地的平均海拔在4750 米以上,一线哨所多在5000 ~ 6000 米之间,是生命科学家所说的“生命禁区”。 在这里,边防军战士不仅要面临艰苦的生存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医疗设备、塌方泥石流、雪崩、车祸、突发性高山疾病和事故等“杀人恶魔”的威胁,还要在复杂的政治、军事局面下,与民族分裂分子、回窜分子进行艰苦的周旋。同时,因交通阻隔、信息闭塞、孤陋寡闻、亲情荒远导致的心灵寂寞,也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给予了战士以痛苦折磨。 也正是如此,才磨砺出这一幕幕的西藏“兵神”传奇。作者凭借自己亲身广博的阅历、丰富的素材和驾驭自如的文字能力,以历史的视角、人性的考量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将这些传奇记录下来,遂成就了一部铁血的军旅传奇。

56.00
¥27.40
¥27.40
¥27.40
重量:1.000KG
数量: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商品参数
  • 作者:刘洪光 著
  •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4
  • 装帧:平装
  • 丛书:-
  • 开本:16开
商品描述

刘洪光 著  /  现代出版社  /  2017年4月

本书作者以一个老兵的亲身经历,为读者揭开了西藏边防军战士的戎边传奇。 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而作者当年所在的部队防守的扎东则是“屋脊的屋脊”。部队驻地的平均海拔在4750 米以上,一线哨所多在5000 ~ 6000 米之间,是生命科学家所说的“生命禁区”。 在这里,边防军战士不仅要面临艰苦的生存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医疗设备、塌方泥石流、雪崩、车祸、突发性高山疾病和事故等“杀人恶魔”的威胁,还要在复杂的政治、军事局面下,与民族分裂分子、回窜分子进行艰苦的周旋。同时,因交通阻隔、信息闭塞、孤陋寡闻、亲情荒远导致的心灵寂寞,也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给予了战士以痛苦折磨。 也正是如此,才磨砺出这一幕幕的西藏“兵神”传奇。作者凭借自己亲身广博的阅历、丰富的素材和驾驭自如的文字能力,以历史的视角、人性的考量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将这些传奇记录下来,遂成就了一部铁血的军旅传奇。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刘洪光 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版次:第1版

印次:2021年2月第2印

开本:1/16(710×1000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354

页数:343

定价:56.00

ISBN:9787514359091

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一个老兵的亲身经历,为读者揭开了西藏边防军战士的戎边传奇。 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而作者当年所在的部队防守的扎东则是“屋脊的屋脊”。部队驻地的平均海拔在4750 米以上,一线哨所多在5000 ~ 6000 米之间,是生命科学家所说的“生命禁区”。 在这里,边防军战士不仅要面临艰苦的生存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医疗设备、塌方泥石流、雪崩、车祸、突发性高山疾病和事故等“杀人恶魔”的威胁,还要在复杂的政治、军事局面下,与民族分裂分子、回窜分子进行艰苦的周旋。同时,因交通阻隔、信息闭塞、孤陋寡闻、亲情荒远导致的心灵寂寞,也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给予了战士以痛苦折磨。 也正是如此,才磨砺出这一幕幕的西藏“兵神”传奇。作者凭借自己亲身广博的阅历、丰富的素材和驾驭自如的文字能力,以历史的视角、人性的考量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将这些传奇记录下来,遂成就了一部铁血的军旅传奇。


1、老兵亲身讲述,首次揭开西藏边防军生活和战斗的神秘面纱。他们在最恶劣气候条件下如何执行任务,遇到怎么离奇和不可想象的事件,在敏感区域执行任务有何秘辛,如何与藏独分子、回窜分子进行周旋?本书是第一手资料! 

2、作者所驻守的地方,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在4750 米以上,一线哨所多在5000 ~ 6000 米之间,是生命科学家所说的“生命禁区”。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医疗设备、塌方泥石流、雪崩、心灵荒芜以及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磨砺出一幕幕铁血“兵神”传奇。有位首长说过,“对内地官兵来说,上西藏躺着就是奉献。” 

3、本书以历史的视角、人性的考量和严谨专业的写作态度赢得了部队首长的广泛认可,原总参谋部军训部政委程坚等亲自作序推荐。


人所共知,口令一般由词组组成,被换岗人答第一个字,换岗人答第二个字,千万不可答错。否则,哨兵有权开枪,毫不含糊,团里曾经发生过此类事件。乍一听有点吃惊,冷静下来想想,没有什么奇怪的,完全属于常识性的东西。处在战争状态下,敌我双方兵戎相见,都想消灭对方。敌人择机摸岗、偷袭随时可能发生。因此,不论兵当得有多么久,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当作玩笑开。

反回窜任务是艰巨的,不论查踪、设伏还是巡逻,都要背着沉重的武器弹药、干粮、主副食、柴火等快速前进,更不用说遇到敌情,翻山、急行军是常有的事。由于气候冷,随身穿的棉衣、皮大衣、毛皮鞋臃肿不堪,身体承受的负荷超乎想象。所以,在高海拔地区当兵对体能提出了特殊要求。

对于官兵心灵最具杀伤力的不是凶恶的回窜分子、恶劣的自然条件,而是寂寞、孤独和意想不到的飞来横祸……由于长期封闭,不与外界沟通交流,大部分同志对外界情况一无所知,从而导致一些同志变得少言寡语,性格逐渐古板暴躁,甚至逻辑思维混乱,语言功能退化。



作者介绍


刘洪光,祖籍陕西绥德,1951年生,1969年赴西藏军区边防某团服役,历任战士、通信员、班长、文书、干事。1978年调离西藏军区,任解放军炮兵学院组织处长、政治部副主任,系政委。大校军衔。



目录


序一  / 程坚

序二  / 刘世泰

第一章  我的班长我的班

  走向西藏

  成为一名边防军

  连队的第一天

  六〇炮兵

  我为祖国守边防

  适应性锻炼

  学武精武

第二章  精神的无穷力量

  长期建藏,边疆为家

  变关怀为力量

  布置环境

  “乌烟瘴气”新说

  忆苦思甜教育

  学以致用

第三章  在连首长身边的那些日子

  通信员的酸甜苦辣

  惊魂一刻

  硬骨头连长

  抓生活管理

  设伏

  联合演练

第四章  边防连队生活一瞥

  捡“烟锅巴”

  绿色饥渴

  主食的困惑

  精神生活的贫困

  家书抵万金

  爱情和婚姻

  苦中也有乐

第五章  在武工队的岁月

  不一样的“武工队”

  除夕

  走访尼民拉嘎部落

  战友失踪

  挖掘叛乱分子埋藏的武器

  新老交替

  别具一格的边境文化生活

  大自然中的美味佳肴

第六章  从战斗队到生产队

  作风整顿

  拉练

  换防

  角色转换

  养猪种菜

  打柴火

第七章  在西藏人民中间

  荆棘载途

  不平静的草原

  经受生活关的考验

  经受极寒的挑战

  多杰莫名其妙死亡

  解放干部

第八章  连队建设波浪式前进

  重病缠身

  感受白求恩精神

  患难病友

  滑坡

  营长临危受命

第九章  重上仲巴边防

  由战士到机关干部

  我心目中的团首长

  第一次休假

  归队途中

  老连长的“小品”

  边防一线行

  营长最后的军旅生涯

第十章  血肉之躯震妖魔

  血祭麦拉扎青山

  冰山上的雪莲

  山中那五十六座坟

  回窜武装的最后覆灭

附录一

附录二

鸣谢



节选







END

新书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