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如 著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2006年10月
《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继承了前两集的风格,内容以鸟瞰富连成为核心,评述了“喜”、“连”、“富”、“盛”几科的演员,行当齐全,附以旧时杂文,作者所写均是六七十年来观戏的真情实感。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吴小如 著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10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32(880×1230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200
页数:277
定价:18.00
ISBN:9787806963463
丛书:
内容简介
《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继承了前两集的风格,内容以鸟瞰富连成为核心,评述了“喜”、“连”、“富”、“盛”几科的演员,行当齐全,附以旧时杂文,作者所写均是六七十年来观戏的真情实感。
作者介绍
吴小如(1922.9.8~2014.5.11),原名吴同宝,曾用笔名少若,安徽泾县人,著名书法家、诗人吴玉如先生的长子,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并于1949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受业于朱经畲、朱自清、沈从文、废名、游国恩、周祖谟、林庚等著名学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跟随俞平伯45年。历任津沽大学中文系教员,燕京大学国文系助教,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教授及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吴小如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诣,被认为是“多面统一的大家”。吴小如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古文精读举隅》《今昔文存》《读书拊掌录》《心影萍踪》《莎斋笔记》《常谈一束》《霞绮随笔》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吴小如卷》等,译有《巴尔扎克传》。2014年5月11日,吴小如教授因病在中国北京逝世,享年92岁。
目录
自序
旧文一束
《立言画刊》三周年称庆——兼勖李少春
余门弟子李少春应多演老生戏
闻所闻而来的消息
忆荀慧生《十三妹》
收音机中听冬皇《失街亭·空城计》
听谦和社
张李平议
论梁实秋先生谈旧剧
鸟瞰富连成(上)
小引
一、从“喜”字科演员谈起
喜连成六大弟子
雷喜福及其他“喜”字科生行演员
侯喜瑞
“喜”字科其他演员
二、“连”和“富”字两科演员
生行的“双子星座”
“四大名旦”以外的旦行名宿于连泉
“连”字科的净行演员
“富”字辈的丑行演员
“连”、“富”两科的武生和小生
“连”、“富”两科的武旦和武净
“连”、“富”两科其他行当演员
附录:重读《富连成三十年史》
善待戏曲文献——说《富连成三十年史》
鸟瞰富连成(中)
1932年初入关时所看的三场戏
“盛”字科老生行述略
小生巨擘叶盛兰
“盛”字科的几位武生
“盛”字科旦行述略
孙盛文和裘盛戎
“盛”字科其他净行演员
王长林的衣钵传人叶盛章
“盛”字科丑行二怪杰
“盛”字科丑行纪盛
补遗
附录:钮骠同志来信
鸟瞰富连成(下)
尚小云援手时期的富连成
两种要求和两种水平——一段题外闲话
李世芳和毛世来
“世”字科的老生群体
“世”字科的武生和小生
“世”字科的武旦和老旦
“世”字科的文武花脸
“世”字科的文武丑
略谈“元”字科的几位武生
结语
附录:刘新阳来信
杂稿一束
谈马补微——致汪曾祺
1991年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观后感
京剧温故知新录(四篇)
艺术效果不能靠“人海战术”
从梅先生的唱腔谈起
朱继彭著《童芷苓》序言
周明泰先生对京剧史的贡献
王瑶卿评四大名旦
简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
抢救谭派振兴谭派——程君谋先生演出台本谭派五剧序
一出新编历史剧给我的启发
从“身份戏”说开去
试论“移步而不换形”——关于京剧表演艺术的规律问题
怀念翁老 学习翁老——在纪念翁偶虹先生逝世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台下人谈京剧编导
关于吴同宾著《京剧知识手册》的初步意见
读《余叔岩与孟小冬唱腔集》
谈戏与治史
朱家浯先生与京戏
《武生泰斗王金璐传》序言
附录:王金璐的敬业精神
宝刀不老王金璐
马连良及其老唱片——纪念马连良先生百年诞辰
赵永伟后生可畏
从《跳灵官》谈起
传统京剧结尾质疑
寄厚望于津门“铜锤”诸君
从郝派个人本戏《桃花村》谈起
剧评比书评难写
“评委”应懂戏
“宁穿破,不穿错”
《京剧脸谱艺概》序
愿逝者安息——重印《京剧知识词典》跋
《王金璐舞台人生画集》序
礼失而求诸“非卖品”(一)——何时希辑《京剧小生唱腔选集》
礼失而求诸“非卖品”(二)——《齐崧先生文集》
附录:听吴小如先生谈戏 / 顾永新 整理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