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为安全计,在购物车下单后,付款可移步淘宝店#万古书店#,售后更保障!
图书分类
扇子史话(沈从文博古春秋)
❤ 收藏

扇子史话(沈从文博古春秋)

沈从文 著
万卷出版公司
2005-1
平装
16开
沈从文博古春秋

沈从文 著  /  万卷出版公司  /  2005年1月

在特殊的年代,文学巨匠沈从文远离文坛,潜心文物世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耗费半生心血,成果斐然,终成文物研究之大家。

68.00
¥46.90
¥46.90
¥46.90
重量:1.000KG
数量: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商品参数
  • 作者:沈从文 著
  •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05-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丛书:沈从文博古春秋
商品描述

沈从文 著  /  万卷出版公司  /  2005年1月

在特殊的年代,文学巨匠沈从文远离文坛,潜心文物世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耗费半生心血,成果斐然,终成文物研究之大家。



版权信息


作者:沈从文 著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5年1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16(207×207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50

页数:145

定价:68.00

ISBN:9787806016350

丛书:沈从文博古春秋



内容简介


在特殊的年代,文学巨匠沈从文远离文坛,潜心文物世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耗费半生心血,成果斐然,终成文物研究之大家。


扇子的产生、发展,和人类生活上的需要密切相关。为招风取凉,拂灰去尘,引火加热,驱赶虫蚁,人类因之发明了扇子。它必然较早出现于天气炎热的南方,取材于随手可得的棕榈科植物叶片,和各种禽鸟的翅膀。较后需要日多,才进一步利用竹蔑蒲草编织而成。材料既轻便耐久,又容易加工,造型因此还不免从棕榈科叶片和禽鸟翅膀取法,或受其一定影响,情形十分自然(而且最原始的形象,说不定在某些地区,始终还在使用)。扇子的应用必然极古,至少也不会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以后。从原始的制陶业、冶炼业,进展而为征服自然促进生产的风扇、风箱,以至于现代大工业厂矿离不开的大型鼓风通风设备,经历了它自己一系列发展历史,这是一件十分显明的事情。它真正的发明权,或应由棕榈科植物和各种鸟类分享。原始人不过是触景生情,得到一种启发,如同古人所说,因蜘蛛结网而作网罟,因蓬转而作车轮,因材使用,并逐渐加以改进而已。



作者介绍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撰写出版了《边城》、《长河》、《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



目录


扇子应用进展

前言

扇子史话

图表及说明

图录

附录

后记



节选











END

新书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