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亮 著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2019年10月
全书分整理篇、研究篇、附录等部分内容。整理篇对白鹤梁题刻所有石鱼题刻、文字题刻、题记进行汇录、释读,着力反映白鹤梁题刻的全貌。研究篇对白鹤梁题刻的研究现状和巴渝枯水题刻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向。同时,就部分题刻文字所涉存疑内容进行考证,并通过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对题刻所反映川江上游历代枯水情况进行考察。利用题刻探查巴渝地区流寓文人群体特征以及题刻书法艺术及史学价值。附录篇对题刻所记人名、职官、籍贯等进行统计列表,并对水文历史、题刻分布等加以统计。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刘兴亮 著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印
开本:1/16(889×1194mm)
装帧:精装
字数(千字):530
页数:369
定价:398.00
ISBN:9787568902861
丛书: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16开精装,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上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
★白鹤梁上的石鱼石刻,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又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来为世所重视。它既是长江枯水位的历史记录,又有“石鱼出水兆丰年”和“年年有余(鱼)”之意
★书中所载石鱼和碑刻记载的庞大水文数据世界罕见,为探索过去1200年以来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规律,提供了极其准确的科学依据
白鹤梁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
全书分整理篇、研究篇、附录等部分内容。整理篇对白鹤梁题刻所有石鱼题刻、文字题刻、题记进行汇录、释读,着力反映白鹤梁题刻的全貌。研究篇对白鹤梁题刻的研究现状和巴渝枯水题刻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向。同时,就部分题刻文字所涉存疑内容进行考证,并通过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对题刻所反映川江上游历代枯水情况进行考察。利用题刻探查巴渝地区流寓文人群体特征以及题刻书法艺术及史学价值。附录篇对题刻所记人名、职官、籍贯等进行统计列表,并对水文历史、题刻分布等加以统计。
|作者介绍|
刘兴亮
|目录|
第一章 百年来自鹤梁题刻研究状况
一、姚觐元、钱保塘与《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
二、钱保塘及其《涪州石鱼题名记》
三、民国至20世纪70年代有关白鹤梁题刻的调查与研究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鹤梁题刻研究现状
第二章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拓本文字校释
一、北宋题刻
二、南宋及蒙元题刻
三、明清题刻
四、民国及以后题刻
五、馆藏未见拓片题刻
六、时代未详题刻
第三章 白鹤梁题刻所镌宋人行实考
一、朱昂
二、费琦
三、吴缜
四、黄庭坚
五、孙羲叟
六、庞恭孙
七、张永年
八、王蕃
九、王择仁
十、邢纯
十一、贾思诚
十二、晁公武
十三、晁公遡
十四、李从周
十五、赵与珞
十六、邓椿
十七、刘师文
十八、秦九韶
十九、刘叔子
二十、蹇材望
第四章 白鹤梁题刻六论
一、白鹤梁题刻所镌历代涪州知州述论
二、宋代涪州地方治理的几个侧面——以白鹤梁题刻人物为中心
三、白鹤梁题刻名人何宪辩误
四、白鹤梁题刻与涪州地方志
五、白鹤梁题刻与峡江古史研究
六、白鹤梁题刻的文学内涵和价值
附录
一、《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所收题刻表
二、《涪州石鱼题名记》所收题刻表
三、《八琼室金石补正》所收题刻表
四、现存涪州诸志所收题刻表
五、白鹤梁题刻所见人名索引
参考文献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