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重远 著 / 北京出版社 / 2006年1月
陈重远先生是个“奇人”,一个名重古玩界、收藏界的文玩大家。他向读者讲述了北京廊房二条聚缘楼、聚珍斋和德源兴三家老珠宝店,主要人物是和太太、李仲五和翡翠大王铁宝亭,是以珍珠、祖母绿、猫儿眼、玫瑰紫、蓝宝石、红宝石、钻石、翡翠和雕玉大师的顺序写下来的。将清同治年间至北京解放前,珠宝玉器市场上的典型人和事儿,老人老事儿老经验方法写了出来。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陈重远 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1月
版次:第1版
印次:2008年1月第2印
开本:1/16(710×1010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
页数:250
定价:30.00
ISBN:9787200063660
丛书:陈重远作品
|内容简介|
没有琉璃厂,就没有陈重远的今日;
没有陈重远,就没有琉璃厂的昨天。
陈重远先生是个“奇人”,一个名重古玩界、收藏界的文玩大家。他向读者讲述了北京廊房二条聚缘楼、聚珍斋和德源兴三家老珠宝店,主要人物是和太太、李仲五和翡翠大王铁宝亭,是以珍珠、祖母绿、猫儿眼、玫瑰紫、蓝宝石、红宝石、钻石、翡翠和雕玉大师的顺序写下来的。将清同治年间至北京解放前,珠宝玉器市场上的典型人和事儿,老人老事儿老经验方法写了出来。
说中国文化宛若汪汪洋洋的大海,则北京文化是其内深远而强劲的一支洪流。几百年来的琉璃厂,是北京文化以至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重远以一人之身,一支老笔,借着年轻时浸淫于琉璃厂古玩行的底子,老来复又潜入这一行当二十余年,采访内业人士五百多人次,爬梳剔抉,孜孜矻矻,夜以继日地写啊写啊,他向社会捧出的是自己的生命。
如今在琉璃厂上徜徉,昔年旧迹已是难能觅到;陈先生当年采访过的诸多知情者,大半多已驾鹤西去。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说陈重远在北京文化上的贡献有多大也不为过。——杨良志
|作者介绍|
陈玉栋,字重远,1928年2月生于北京。十岁入其伯父在琉璃厂所开的古玩铺文古斋居住、读书,开始接触旧京古玩行的人、事、物,并学习文物古玩知识及鉴别技能。后曾就读于辅仁大学。1949年初离家参军南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于兵工总局三七五厂及兵器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工作,高级政工师。1990年离休。他自1985年始重入北京古玩界,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自众多老北京古玩行人那里得到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于1990年出版了《古玩史话与鉴赏》一书(已再版),并有多篇文章发表于海内外的文物报刊杂志上,在古玩界、收藏界有一定影响。
|目录|
序言
一、珠宝市 · 廊房二条 · 青山居
二、宝中之宝话珍珠
三、聚源楼金珠店的和太太
四、一副祖母绿宝石坠子
五、猫儿眼宝石鉴别交易中的过往云烟
六、桃形玫瑰紫宝石数经沧桑今落何方
七、聚珍斋鉴别经营蓝宝石的传说
八、聚珍斋鉴别宝石故事多
九、铁巴发明土办法鉴别真假钻石
附录1:怎样全面鉴别钻石之真假
附录2:中外珠宝行家讲述钻石的历史故事
十、翡翠大王的传奇故事
附录1:老行家谈翡翠的颜色及如何鉴别其真伪
附录2:老行家讲高级翠石首饰原材料及设计经验
十一、玉器 · 玉器作 · 琢玉大师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