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 著,李之檀 编 / 万卷出版公司 / 2005年3月
玻璃,这种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物品,从中国周代开始就已经记入史册,从只有达官贵人方可使用的工艺品到如今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几千年来,玻璃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沈从文先生结合史料记载,对玻璃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玻璃史话》首次发表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先生赠予现代文学馆的沈从文先生有关“鼻烟壶”内容的手稿。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
玻璃史话 |版权信息
作者:沈从文 著,李之檀 编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5年3月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
开本:(207×207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60
页数:170
定价:68.00
ISBN:9787806017036
丛书:沈从文博古春秋
玻璃史话 |内容简介
琉璃又名料器,多指用矿石烧成半透明或透明成品而言。我国工人,战国时已能烧造名色精美珠子,作镶嵌装饰用。汉代技术进步,已作得如透明蓝宝石,又能作盘碗大器,近年在广东发现的遗物,还完美如新。唐代政府专设冶署,烧造五色琉璃装饰佛像,平民首饰也用它。宋化已能作白琉璃灯,光明如月。宋明海外文化交流,文献记载虽还不断有外来金花玻璃器物进贡,但输出品配合特种石料烧出口。料丝灯在国内更著名。假玉、宝石和珍珠,也能配合特种石料烧出,十份逼真。在这个传统优秀基础上,并部分吸收外来技术,到清初年,更得到长足进展。影响到多数人民生活的,是平板器,则因鼻烟壶的烧造,成为北京宫廷特种工艺一部门,由于如意馆工师集体努力,创造出千百种不同色译艺术品,混合料和套料的发明,更丰富了这一部门工艺的内容。
玻璃,这种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物品,从中国周代开始就已经记入史册,从只有达官贵人方可使用的工艺品到如今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几千年来,玻璃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沈从文先生结合史料记载,对玻璃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玻璃史话》首次发表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先生赠予现代文学馆的沈从文先生有关“鼻烟壶”内容的手稿。
玻璃史话 |作者介绍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撰写出版了《边城》、《长河》、《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
被称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李之檀
玻璃史话 |目录
玻璃工艺的历史探讨
致阙名朋友
琉璃料器说明
画珐琅说明
明清景泰蓝说明
关于鼻烟壶问题答王习三先生
图录
附录
玻璃史话 |节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