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为安全计,在购物车下单后,付款可移步淘宝店#万古书店#,售后更保障!
图书分类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二版)阎步克学术著作
❤ 收藏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二版)阎步克学术著作

阎步克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4
硬封精装
32开
博雅撷英

阎步克 编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7年4月

本书采用“制度史观”,着重从“政治制度”与“政治势力”两方面叙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历程。阐述了战国至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帝国体制的创立,入汉之后的各项制度发展,魏晋以下的政治“变态”,北朝官僚行政的再度振兴等等;阐述了此期文吏、儒生、宗王、外戚、宦官、门阀、军人、寒人、部落贵族等各种势力的此起彼伏。对“制度”与“势力”的相互关系亦予提示,如文法吏与律令体制的关系,儒生与复古改制的关系,士族门阀造成的制度变态,鲜卑军功势力对官僚体制的振兴等。对“政治文化”也给予了充分关注,阐述了法家、儒家、黄老、玄学及北朝的“功绩制的政治文化”的政治影响。

48.00
¥28.30
¥28.30
¥28.30
重量:1.000KG
数量: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商品参数
  • 作者:阎步克 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4
  • 装帧:硬封精装
  • 开本:32开
  • 丛书:博雅撷英
商品描述

阎步克 编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7年4月

本书采用“制度史观”,着重从“政治制度”与“政治势力”两方面叙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历程。阐述了战国至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帝国体制的创立,入汉之后的各项制度发展,魏晋以下的政治“变态”,北朝官僚行政的再度振兴等等;阐述了此期文吏、儒生、宗王、外戚、宦官、门阀、军人、寒人、部落贵族等各种势力的此起彼伏。对“制度”与“势力”的相互关系亦予提示,如文法吏与律令体制的关系,儒生与复古改制的关系,士族门阀造成的制度变态,鲜卑军功势力对官僚体制的振兴等。对“政治文化”也给予了充分关注,阐述了法家、儒家、黄老、玄学及北朝的“功绩制的政治文化”的政治影响。



|版权信息|


作者:阎步克 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版次:第2版

印次:2023年12月第13印

开本:1/32(880×1230mm)

装帧:精装

字数(千字):160

页数:213

定价:48.00

ISBN:9787301281482

丛书:博雅撷英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制度史观”,着重从“政治制度”与“政治势力”两方面叙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历程。阐述了战国至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帝国体制的创立,入汉之后的各项制度发展,魏晋以下的政治“变态”,北朝官僚行政的再度振兴等等;阐述了此期文吏、儒生、宗王、外戚、宦官、门阀、军人、寒人、部落贵族等各种势力的此起彼伏。对“制度”与“势力”的相互关系亦予提示,如文法吏与律令体制的关系,儒生与复古改制的关系,士族门阀造成的制度变态,鲜卑军功势力对官僚体制的振兴等。对“政治文化”也给予了充分关注,阐述了法家、儒家、黄老、玄学及北朝的“功绩制的政治文化”的政治影响。



|作者介绍|


阎步克,1954年11月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史学论文百余篇。



|目录|


第二版前言

序言

  一  官僚帝国体制的观察视角

  二  波峰与波谷

  三  常态、变态与回归

第一章  从王国到帝国

  一  从王国到帝国

  二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三  皇帝——官僚统治阶级

第二章  官僚行政体制的完善

  一  决策权力与执政资格

  二  行政组织的进化

  三  军政与边防

第三章  文法与文书

  一  刀笔吏治天下

  二  律令秩序

  三 “以文书御天下”

第四章  爵禄与吏禄

  一 “庶人之有爵禄”

  二  禄秩的渊源和性格

  三  从禄秩到官品

第五章  儒·法与儒·吏

  一  从法术、道术到儒术

  二 “奉天法古”与王莽改制

  三  儒法合流与儒吏融合

第六章  官吏的选任

  一  吏道与功能

  二  任子与内侍

  三  察举与四科

  四  阳嘉新制和以文取人

第七章  官僚阶级的士族化

  一  乡里与豪右

  二  官场与官族

  三  东汉的士林

  四  学门与士族

第八章  动荡时代的皇权与门阀

  一  黯淡失色的皇权

  二  东晋门阎政治

  三  南朝:“主威独运”及其限度

第九章  士族特权及其政治理念

  一  门阀的选官特权与品位特权

  二  官僚政治的扭曲变态

  三  玄学清谈的政治理念

第十章  集权官僚政治的维系和进展

  一  空话不空:官僚政治话语

  二  冰层下的潜流:官制和法制的进化

  三  选官中央化和考试制度的进展

第十一章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一  胡汉杂糅与胡汉分治

  二  异族皇权·国人武装——军功贵族

  三  胡化、汉化的摇摆波动

第十二章  从北朝到隋唐:帝国复兴与历史出口

  一  青出于蓝:官僚行政的全面复兴

  二  等级安排与身份管理的进化

  三  北朝政治文化风尚:重军功、重吏治、重法制

  四  北朝:走出低谷的历史出口



|节选|













END

新书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