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明 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2005年12月
晚明社会变迁包含诸多方面,本书研究中注重社会整体结构的变迁。作者们在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选取了人口、商业、货币、城乡社会、法律、军事、社会保障、政治、思想文化、内外互动关系等专题进行论述。这里所论述的每一个方面虽然观察点不同,总体上都突出了社会显著变动的方面,注意到社会多元变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变化的主流趋向。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版权信息
作者:万明 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5年12月
版次:第1版
印次:2016年5月第2次
开本:1/16(787×1092mm)
装帧:平装
页数:691
定价:95.00
ISBN:9787100042673
丛书: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以晚明社会变迁为研究对象。晚明社会变迁包含诸多方面,本书研究中注重社会整体结构的变迁。作者们在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选取了人口、商业、货币、城乡社会、法律、军事、社会保障、政治、思想文化、内外互动关系等专题进行论述。这里所论述的每一个方面虽然观察点不同,总体上都突出了社会显著变动的方面,注意到社会多元变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变化的主流趋向。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作者介绍
万明
林金树
许敏
高寿仙
张兆裕
吴艳红
张金奎
张宪博
黄卓越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目录
绪论 / 万明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进出
第二节 若干研究视角的回顾与反思
一 社会经济的视角:以资本主义萌芽为中心的追寻
二 近代化/现代化的视角:西方冲击与中国反应模式及其消解
三 社会的视角:一个多元的结构
四 世界的视角:一个整体的概念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一 整体世界——多元社会的研究取向
二 本书的基本内容概述
第一章 人口流动及其社会影响 / 林金树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人口流动
第二节 成、弘以后社会的变化与人口分布
一 成、弘以后社会变化要求人口流动
二 晚明人口的地理分布与时人对策
第三节 晚明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流动趋势
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 农村人口流动的两大趋势
第四节 不同地区人口流动比较
一 三西社会经济与人口结构
二 江西的人口流动
三 山西的人口流动
四 陕西的人口流动
第二章 商业与社会变迁 / 许敏
第一节 晚明城镇商业的空前发展——以后铺业为指标
一 经营队伍中增添了新成员——大批文人学士的加入
二 商品种类增多——非自产货源充足
三 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具有新特征字号的孕育与兴起
第二节 晚明商人侨寓、定居化趋向与社会变迁
一 明以前商贩的行踪不定、来去无常
二 从客贩到定居
三 商人定居化对晚明社会变迁之影响
第三节 社会商业思潮、理念变迁及其对社会之影响
一 对商业地位、价值的重新认识:工商皆本
二 对商人地位的新估价:商高于工农,甚或不逊于士
三 新商业、商人思想、理念对晚明社会之影响
第三章 白银货币化与中外变革 / 万明
第一节 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并非国家法令的结果
第二节 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国计与民生两条线索的考察
一、国计:白银货币化与一系列制度变迁并行
二、民生: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同步
第三节 白银货币化的奠定:中国与世界的链接
一、白银需求使市场超出国界成为必然
二、中国白银货币化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结语
第四章 晚明的地方精英与乡村控制 / 高寿仙
第一节 里甲组织社区功能的萎缩
第二节 地方精英与地方行政的变化
一、非职役性地方精英的兴起
二、绅士阶层与乡村统治
三、地方行政职能的变化
第三节 地方精英与基层社会组织
一、地方精英与保甲
二、地方精英与乡约
三、地方精英与宗族
第四节 地方精英与乡村公共事务
一、地方精英与灾害救济
二、地方精英与乡村防御
三、地方精英与水利建设
结语
第五章 变迁中政府权力的转移 / 张兆裕
第一节 政府救荒能力分析
一、救荒政策简述
二、救荒的行政能力
三、政府救荒的经济能力
第二节 民间救荒分析
一、民间救荒概述
二、民间救荒具体形式
三、有关富民救荒的思想主张
第六章 对明代卑幼人法律地位的考察 / 吴艳红
第一节 晚明妇女的法律地位
一、奁约与选嗣
二、抑勒通奸与殴骂自尽
三、告诉
四、特殊刑名与独坐夫男
第二节 明代的雇工人
一、“雇工人”:对万历十六年新题例的再认识
二、雇工人法律地位的变化
第三节 明代奴婢的法律地位
一、明代的奴婢
二、“良贱有别”
三、奴婢法律地位的变化
第七章 军户与社会变动 / 张金奎
第一节 晚明原籍军户社会地位的改变
一、明初军户低下社会地拉的形成
二、军户改变户籍的努力与成效
三、晚明原籍军户的生活实态
第二节 晚明卫所军户的生活实态
一、卫学、武举与军民户之间的互动
二、均徭、一条鞭法的引入与卫所管理之行政化趋势
三、卫所军户的自我努力与晚明兵役向度的改变
第三节 军户地位的改变与晚明社会变迁之关系
一、晚明士大夫对军户世袭制度的批判与改革建设
二、折班与经济因素向军政系统的渗透
结语
第八章 东林党、复社与晚明政治 / 张宪博
第一节 发展与倒退的两种走向
第二节 从依附到参与的政治文化嬗变
一、专制皇权体制外的政治结盟
二、反传统的思想主张
第三节 政党萌芽的孕育
一、不讳言“党”及“朋党”理念的变化
二、控制国家权力的意向
三、东林党人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基础
第四节 复社的政党化趋向
一、初步成形的组织系统
二、社会权威的形成
三、复社对国家政治的干预
四、复社的政治集会
五、复社对东林的继承和发展
结语
第九章 泰州学派与儒学的平民化趋势 / 黄卓越
第一节 成分来源与讲会形式分析
一、学派成员的身份及来源问题
二、学术传播与组织的方式
第二节 关于“百姓日用是道”
一、首先是圣人之道与百姓日用的关系
二、其次是百姓日用之道与现成良知的关系
第三节 从同心说至大同说
第四节 对身、欲、利等物质性概念的解析
一、王艮的物欲观与保身论
二、罗汝芳对气质、形色、私欲的论述
三、李贽的物质生命观
附录一:贵州安顺屯堡社会调查报告 / 张金奎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三:明朝大事年表
后记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