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为安全计,在购物车下单后,付款可移步淘宝店#万古书店#,售后更保障!
图书分类
人地之间:中国增长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库存书)
❤ 收藏

人地之间:中国增长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库存书)

陶然 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2-12
硬封精装
16开

陶然 著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2022年12月

本书在考察我国现有经济增长、工业化及城市化模式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及其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分析了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土地利用的多方面影响,并最终给出合理、可行的城乡土地改革方向及具体的政策组合。

89.00
¥43.60
¥43.60
¥43.60
重量:1.000KG
数量: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商品参数
  • 作者:陶然 著
  •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2-12
  • 装帧:硬封精装
  • 丛书:-
  • 开本:16开
商品描述

陶然 著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2022年12月

本书在考察我国现有经济增长、工业化及城市化模式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及其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分析了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土地利用的多方面影响,并最终给出合理、可行的城乡土地改革方向及具体的政策组合。


库存书:出版社尾货,非二手书,部分切口有划线标记、封底有标记、光盘、腰封等附件不全等,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内页泛黄,品相有瑕疵或者破损。



版权信息


作者:陶然 著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版次:第1版

印次:2023年6月第3印

开本:16(152×228mm)

装帧:精装

字数(千字):319

页数:395

定价:89.00

ISBN:9787205105570

丛书:



内容简介


“土地财政”将往何处去?房价调控效果几何?户籍改革要考虑哪些问题?

宅基地建设、征地补偿、棚户区改造、“小产权房”……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理解土地改革,看懂中国发展逻辑。

扎根第一现场,紧贴一线实践,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陶然  写给切实关心中国前途的读者。


《人地之间》是一本全面讲述中国过去四十年经济增长模式及未来发展问题解决策略的普及性著作。

本书在考察我国现有经济增长、工业化及城市化模式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及其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分析了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土地利用的多方面影响,并最终给出合理、可行的城乡土地改革方向及具体的政策组合。


在城乡土地改革的每个细分领域,本书所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是在既有政策框架基础上以逐步缓解现有矛盾为目标的适度调整。

既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无关痛痒的修补,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联动改革逐步扭转现有土地制度引发的效率低下和分配不公问题。

如果未来能推动这些改革,不仅可以使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投资效率”有显著改善,也有助于从以“地”谋利的城市化走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



作者介绍


陶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教授。2002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2003-2007年,在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他的研究专注于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多个相关领域,包括转型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和户籍改革、官员社会政治网络与地方发展、地方治理及公共财政等。主持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目前正在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0年和2021年,陶然教授连续入选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引用学者(Chinese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理论经济学”领域类榜单,并在中央与地方政府户籍、土地、住房改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政策影响。



目录


序言  转型发展的“中国模式”之问

绪论  中国城乡土地制度的整体挑战

  一  矛盾与挑战

  二  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进展与局限

  三  本书各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国增长模式与“土地财政”的兴起

  一  两个背景

  二  两个流行的备择假说

  三  驱动中国增长的结构性变化与机制

  四  一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五  中国增长模式

第二章  “土地财政”下的策略性出让及多重扭曲

  一  “土地财政”模式下的策略性出让

  二  过度土地城市化与不完全人口城市化

  三  房价泡沫化与地产调控难题

  四  “土地金融”和地方债务风险.

第三章  征地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一  进展缓慢的征地制度改革

  二  关于征地政策的争议

  三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及前景

  四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解决方案

  五  土地征收与公共利益

第四章  “涨价归公”、公平补偿和征地合法性

  一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和征地合法性

  二  从“留用地安置”迈向“留用物业安置”

  三  再论“涨价归公”: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和分配

  四  中国的实践和改革方向

  五  改革思路的一个小结

第五章  传统农区土地改革的局限和进路

  一  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二  农地的确权和抵押困局

  三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困境与改革

  四  传统农区土地制度改革的解决方案

第六章  耕地保护和土地指标交易

  一  当前耕地保护制度

  二  既有耕地保护制度的局限

  三  “土地发展权”与“增减挂钩”政策

  四  浙江模式

  五  土地发展权转移和市场化交易的顶层设计

第七章  产业升级与城市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

  一  工业用地:挑战、政策和探索

  二  南海实践:“工改工” +“工改居”

  三  基于一个模拟案例的一般化讨论

第八章  城市更新的困局和模式创新

  一  反公地困局

  二  珠三角“三旧改造”经验考察

  三  模式创新:两个竞争加一个腾挪

  四  一个可行性测算

结语

致谢



节选










END

新书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