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著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 2015年10月
"阶级斗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曾是二十世纪前半段到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甚至比吃饭还重要的词汇。所谓“阶级斗争”是由成分和出身引发的,以“五类分子”及“黑五类子女”为首要斗争目标,因此“战争状态”成了那个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常状。而那些被贴上政治标签的各种分子们的人生,也由此开始了几十年的磨难……本书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及对有关当事人的采访,再现了“阶级斗争”岁月里畸形的政治生态。在当下时代,更突显其正视历史的重要意义。
|版权信息|
作者:胡平 著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版次:第1版
印次:2019年4月第2印
开本:1/16(720×1000mm)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360
页数:378
定价:42.00
ISBN:9787539182766
丛书:胡平文集
|内容简介|
"阶级斗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曾是二十世纪前半段到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甚至比吃饭还重要的词汇。所谓“阶级斗争”是由成分和出身引发的,以“五类分子”及“黑五类子女”为首要斗争目标,因此“战争状态”成了那个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常状。而那些被贴上政治标签的各种分子们的人生,也由此开始了几十年的磨难……本书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及对有关当事人的采访,再现了“阶级斗争”岁月里畸形的政治生态。在当下时代,更突显其正视历史的重要意义。
|作者介绍|
胡平,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颇为自觉地将自己的生存方式与写作方式定位于一种“游走”状态。已出版著作30余种,约600万字。其中,《世界大串联》、《中国的眸子》、《在人的另一片世界》、《子午线上的大乌》等作品,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奖、《中国作家》杂志报告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报告文学首奖等多次。近年来,《一百个理由》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05年非虚构类十大好书之一。《情报日本》被《亚洲周刊》评为2008年全球华人十大好书,名列第三,并获第四届徐迟文学大奖。
|目录|
序
第一章 白云苍狗
1 工业化与土地诉求
2 保尔的时代变得可疑起来
3 于无声处的暗示
第二章 定海神针
4 没有了杏黄龙旗的天空
5 湖南农民运动
6 苏维埃运动
7 值得注意的一个词组
第三章 不归之路
8 黄世仁、南霸天、刘文彩
9 影影绰绰地掩护
10 天上不是一律的灰暗
11 无焰之燃,无声之泣
12 丧钟为谁而鸣
第四章 富家子弟
13 自家不认自家人
14 想起了十二月党人
第五章 走向胜利
15 梁漱溟恐怕不如刘作谦
16 喝油似龙喝水的日子
17 “粗风暴雨来啦……”
18 康生同志“上岗”
19 总是第一个拨乱反正
第六章 运动叠加
20 云端间洒下吉光片羽
21 前后期的嬗变
22 给历史聊以备考
23 痞子文化及“士改”
24 国民党为自己买单
第七章 继续“革命”
25 渐行渐远的鸢影
26 铁甲之后,必然是剑
27 文艺界也有好同志
第八章 必有凶年
28 中国的“犹太人群体”
29 疯狂的,不仅是夏天
30 红色恐龙吞噬自身
第九章 龙种跳蚤
31 吴芝圃、曾希圣们
32 农民并没有站起来
第十章 回首1978
33 似乎触到了软腹部
34 进入阳光下的常态
主要参考书(篇)目
|节选|
END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